
童天股票配资公司
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大赛设置106个比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共吸引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本届大赛项目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
职业技能大赛是优秀技能人才展现自身才华的舞台,是检验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平台,竞赛成绩体现了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质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推广职业技能竞赛事业,推进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技能评价标准,改善教育和实训条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校企地”联合育才深度。
竞赛源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职业技能大赛,是来自于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职业活动,与职业技能培训评价、业绩考核、技术革新及生产劳动行为密切结合,更加突出实践性特征。技能大赛在选拔评价的目标上更加突出“择优”,重视职业属性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技能竞赛源自生产劳动,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产现场的职业活动,具有综合性特征。当前,我国已构建起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并日臻成熟完善。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我国的全国技能大赛则可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全运会”,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需求。此次大赛强化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聚焦科技前沿,加大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项目比重,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全国400余家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发起“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倡议,300余家职业技能评价组织共同发起高质量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倡议,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赛项设计和技术支持,对接大赛标准赋能教育改革,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赛有效集聚了高水平人才、科技成果、教育培训组织和领军企业等多元主体,深度对接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将竞赛项目打造成技能提升的加油站,产业人才协同发展的联络站,跨区域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平台,以及激发广大劳动者热爱技能、学习技能热情的实战课堂。
技能是劳动者实现价值创造的核心能力,是蕴含于广大技能人才身上的高水平应用技术、理论知识、创新创造及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全面交融创新的数智变革时代,劳动者技能提升的关键在于不断积累、融合知识与实践能力,持续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复杂劳动的需求。
技能大赛是产业与人才协同共进历程的生动切片。纵观历届全国技能大赛的发展脉络,本届大赛呈现出四方面特征。一是技能升级,例如“农机智能化技术”项目,不仅要求选手掌握农机设备技术维护、参数调整及故障维修等传统技术,还要具备搭建电气系统、熟练运用、推广农机智能化设备应用的能力。二是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例如“智能汽车软件开发”项目,紧密结合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发展新趋势,比拼智能汽车关键传感器装调、智能座舱软件功能开发、调试与优化等。三是彰显我国自主创新优势,例如“鸿蒙应用开发”项目,基于鸿蒙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开展应用程序设计、开发与优化,通过比赛强化参赛选手在鸿蒙生态下的应用开发实战能力,助力建设自主可控的数字化生态。四是体现国家新型绿色低碳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变革大局,例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维修工”等项目,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举措背景下的绿色就业岗位。
技能大赛工作通过持续完善赛事管理、竞赛规则、组织模式、赛项开发等,正推动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并不断迈上新台阶。通过将大赛成果融入职业教育和相关行业的技能标准、教材和技术工艺体系,持续引领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教育体系向世界较高水平看齐,能够为产业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
(作者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股票配资公司
富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